欢迎来到西南证券官方网站
全国热线 95355

    1、股票期权术语 
    1.1、什么是股票期权? 
    期权是交易双方关于未来买卖权利达成的合约。就股票期权来说,期权的买方(权利方)通过向卖方(义务方)支付一定的费用(权利金),获得一种权利,即有权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买入或卖出约定数量的特定股票或ETF。当然,买方(权利方)也可以选择放弃行使权利。如果买方决定行使权利,卖方就有义务配合。 

    1.2、股票期权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股票期权合约通常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合约类型: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两种。 
    (2)、合约标的:股票期权合约标的为在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的单只股票或ETF。 
    (3)、合约到期日:是合约有效期截止的日期,也是期权买方可行使权利的最后日期。合约到期后自动失效,期权买方不再享有权利,期权卖方不再承担义务。 
    (4)、行权价:行权价也称执行价或履约价,是股票期权买方买进或卖出合约标的的价格。 
    (5)、合约单位:是一张股票期权合约对应的合约标的数量。 
        一张股票期权合约的交易金额=权利金×合约单位 
    (6)、行权价格间距:是相邻两个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差值,一般为事先设定。 
    (7)、交割方式:分为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两种。 
    实物交割是指在期权合约到期后,认购期权的权利方支付现金买入标的资产,认购期权的义务方收入现金卖出标的资产,或认沽期权的权利方卖出标的资产收入现金,认沽期权的义务方买入标的资产并支付现金。现金交割是指期权买卖双方按照结算价格以现金的形式支付价差,不涉及标的资产的转让。 

    1.3、股票期权有哪些类型? 
    按照不同标准,股票期权分为很多种,下面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分类。 
    (1)、按期权买方的权利划分,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 
    认购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权利方)有权在约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从卖方(义务方)手中买进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买方享有的是买入选择权。 
    认沽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权利方)有权在约定时间以约定价格将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卖给期权的卖方(义务方),买方享有卖出选择权。 
    例如:王先生买入一份行权价格为15元的某股票认购期权,当合约到期时,无论该股票市场价格是多少,王先生都可以以15元每股的价格买入相应数量的该股票。当然,如果合约到期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跌到15元每股以下,那王先生可以放弃行权,损失已经支付的权利金。 
    (2)、按期权买方执行期权的时限划分,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 
    欧式期权是指期权买方只能在期权到期日执行的期权。 
    美式期权是指期权买方可以在期权到期前任一交易日或到期日执行的期权。 
    美式期权与欧式期权是根据行权时间来划分的。相比而言,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更为灵活,赋予买方更多的选择。 
    (3)、按行权价格与标的证券市价的关系划分,分为实值期权、平值期权和虚值期权 
    实值期权,也称价内期权,是指认购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格,或者认沽期权的行权价格高于标的证券市场价格的状态。 
    平值期权,也称价平期权,是指期权的行权价格等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格的状态。 
虚值期权,也称价外期权,是指认购期权的行权价格高于标的证券的市场价格,或者认沽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标的证券市场价格的状态。 
    例如:对于行权价格为15元的某股票认购期权,当该股票市场价格为20元时,该期权为实值期权;如果该股票市场价格为10元,则期权为虚值期权;如果股票价格为15元,则期权为平值期权。 

    2、股票期权交易特点 
    2.1、期权买方 
   (1)、放大杠杆 
    期权买方只需要付出少量的权利金,就能分享股票价格变动带来的无限收益。 
   (2)、有限损失 
    期权买方最大损失就是权利金,而获利空间确是无限的。 
   (3)、风险转移 
    期权可以成为套期保值工具,帮助投资者规避现有资产的投资风险。 
    买入已持有股票的认沽期权,相当于为自己的资产买了份保险。 

    2.2、期权卖方 
   (1)、增加收益 
    若期权卖方认为股价将在期限内不涨或不跌,可通过卖出期权的方式,获取稳定收益。(注:获取稳定收益的同时也将承担潜在的无限风险) 

    3、期权运用 
    期权具有转移风险、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发现价格和提升标的物流动性等多种功能。 
    3.1、为持有的标的资产提供保险 
    当投资者持有现货股票,已经出现账面盈利,但开始对后市预期不乐观,想规避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亏损风险时,可以买入认沽期权作为保险,而不用担心过早或过晚卖出所持的现货股票。 
    例如,投资者以8元/每股的价格买入并持有某股票,当投资人判断股价可能下跌时,他可以买入行权价格为10元的认沽期权。如果后续股价继续上涨时,投资者可以享受股票上涨收益;如果股价跌破10元时,投资者可以提出行权,仍然以10元价格卖出。因此上述认沽期权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如同一张保险单,投资者支付的权利金相当于支付的保费。 
    同样的道理,当投资者对市场走势不确定时,可先买入认购期权,避免踏空风险,相当于为手中的现金买了保险。 

    3.2、降低股票买入成本 
    投资者可以卖出较低行权价的认沽期权,为股票锁定一个较低的买入价(即行权价等于或者接近想要买入股票的价格)。若到期时股价在行权价之上,期权一般不会被行权,投资者可赚取卖出期权所得的权利金。若到期日股价在行权价之下而期权被行使的话,投资者便可以原先锁定的行权价买入指定的股票,而实际成本则因获得权利金收入而有所降低。 
    例如:某投资者打算一个月后以30元的价格买入甲股票,但目前该股票价格为32元,因此该投资者卖出了一个月后到期的、行权价格为30元的甲股票认沽期权,合约单位为5000,权利金为3元,获得3×5000=15000元的权利金总额。 
    一个月后如果甲股票跌至30元以下,则该投资者的期权很可能被行权,对方将以30元/股的价格卖出甲股票给投资者,投资者则花费30元×5000=150000元买入5000股甲股票,减去之前卖出认沽期权收入的15000元权利金,投资者实际购买甲股票的成本为145000元。 
而如果期权到期时甲股票没有跌破30元,期权买方就不会选择行权,该投资者就收入15000元权利金。(注:案例未考虑交易成本及相关费用,下同) 

    3.3、通过卖出认购期权,增强持股收益 
    当投资者持有股票时,如果预计股价在到期时上涨概率较小,则可以卖出行权价较高的认购期权收取权利金的收入,增强持股收益。如果到期时股价没有上涨,期权一般不会被行权,投资者便赚得了权利金收入;如果到期日股价大幅上涨,超过了行权价,卖出的认购期权被行权,投资者以较高的行权价卖出所持有的股票。 
    例如:某投资者打算长期持有1000股甲股票,但认为近期股票上涨可能性较小,因此可以卖出行权价格高于当前市场价格的甲股票认购期权,收入权利金600元。如果甲股票价格确如预期没有上涨,则投资者可增加600元的持股收益。如果期权到期时甲股票价格上涨且高于行权价格,则投资者可将所持有的甲股票用于行权履约。 

    3.4、通过组合策略交易,形成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组合 
    得益于期权灵活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可通过不同行权价或到期日的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多样化组合,针对各种市况,形成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组合。投资者可以对具体策略的运用进行深入了解。 
3.5进行杠杆性看多或看空的方向性交易 
比如,投资者看多市场,或者当投资者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做出买入某只股票的决策,同时又不想踏空,可以买入认购期权。投资者运用较小的投资来支付权利金,或者锁定买入价格、或者获得放大了的收益与风险。 

    4、一问一答 
    4.1、股票期权与期货合约有什么不同? 
    期货合约,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股票期权与期货合约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 
    股票期权合约是非对称性的合约,期权的买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卖方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在合约到期时,持有人必须按照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物(或进行现金结算)。 
    2、收益风险不同: 
    在期权交易中,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称的。具体为,期权买方承担有限风险(即损失权利金的风险)而盈利则有可能是无限的,期权卖方享有有限的收益(以所获得权利金为限)而其潜在风险可能无限;期货合约当事人双方承担的盈亏风险是对称的。 
    3、保证金制度不同: 
在股票期权交易中,期权卖方应当支付保证金,而期权买方无需支付保证金;在期货交易中,无论是多头还是空头,持有人都需要以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抵押。 
    4、套期保值与盈利性的权衡: 
    投资者利用股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锁定管理风险的同时,还预留进一步盈利的空间,即标的股票价格往不利方向运动时可及时锁定风险,往有利方向运动时又可以获取盈利;投资者利用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规避不利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收益变动增长的可能。 

    4.2、股票期权与权证有哪些区别? 
    权证是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内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股票期权与权证的区别有: 
    1、性质不同: 
    股票期权是由交易所设计的标准化合约;权证是非标准化合约,由发行人确定合约要素,除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独立创设外,还可以作为可分离债的一部分一起发行。 
    2、发行主体不同: 
    股票期权没有发行人,每位市场参与者在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都可以是期权的卖方;权证的发行主体主要是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或大股东等第三方。 
    3、持仓类型不同: 
    在股票期权交易中,投资者既可以开仓买入期权,也可以开仓卖出期权;对于权证,投资者只能买入。 
    4、履约担保不同:期权交易的卖出开仓一方因承担义务需要缴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随着标的证券市值变动而变动);权证交易中发行人以其资产或信用担保履行。 
    5、行权后效果不同: 
    认购期权或认沽期权的行权,仅是资产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转移,不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流通总股本数;对于上市公司创设的权证,当认购权证行权时,其发行公司必须按照认购权证上规定的股份数目增发新的股票份数,也就是说认购权证每被执行一次,该公司的实际流通总股本数都会增加。 

    4.3、股票期权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合约标的当前价格: 
    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合约标的价格上涨,则认购期权价格上涨,而认沽期权价格下跌;合约标的价格下跌,则认购期权价格下跌,而认沽期权价格上涨。 
    2、个股期权的行权价: 
    对于认购期权,行权价越高,期权价格就越低;对于认沽期权,行权价越高,期权价格就越高。 
    3、个股期权的到期剩余时间: 
    对于期权来说,时间就等同于获利的机会。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到期剩余时间越长的期权对于期权买方的价值就越高,对期权卖方的风险就越大,所以它们的价格也应该更高。 
    4、当前的无风险利率: 
    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利率越高,认购期权的价格就越高,认沽期权的价格就越低;利率越低,认购期权的价格就越低,认沽期权的价格就越高。利率的变化对期权价格影响的大小,与期权到期剩余时间的长短正相关。 
    5、合约标的的预期波动率: 
    波动率是衡量证券价格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合约标的波动率较高的个股期权具有更高的价格。 
    6、分红率: 
    如果标的股票发生分红时不对行权价格做相应调整,那么标的股票分红会导致期权价格的变化。具体来说,标的股票分红的增加会导致认购期权的价格下降,而认沽期权的价格上升;标的股票分红的减少会导致认购期权的价格提高,而认沽期权的价格下降。另外,期权的到期剩余时间越长,或预期分红的数目越大、次数越多,分红对其价格的影响就越大。 

    4.4、既然知道期权出售者要担负义务,并且在期权知识中标有“期权卖方风险无限”,为什么还有人要售出期权? 
    首先期权卖方可以获得权利金收入;期权拥有的时间价值是随着时间消耗的,这也有利于卖方;另外,有许多期权到期时是虚值的,也就是说价值归零,这样卖方通常不会被要求行权。 
说到风险,一般专业的期权投资人在卖出期权时会有相应的资产做“对冲”或“保护”;卖出期权只是他组合策略的一部分,组合策略可能还包括其他买入期权的操作等。期权卖方还可以采用分散持仓的方式来降低单个投资的风险。打个比方,期权出售者就像“卖出保险”,他可以用多次的“保费”收入来弥补偶尔发生的“灾难”损失。 

    4.5、有人说买股票期权相当于为股票上保险,是这么回事吗?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股票期权与我们常见的保险确实有点像。期权的买方好比投保人,期权的卖方好比保险人,期权买方支付的权利金好比保险费,无论其最终是否行权,期权卖方都不会退还权利金。投资者行权的行为好比出险,之所以要行权是因为类似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行权能赚到钱。而期权的卖方不得拒绝买方的行权要求,这就好比保险人不能拒绝投保人的合理索赔要求一样。 
比如您现在持有甲公司的股票,虽然现在情况还不错,但是担心股价下跌,造成亏损,就可以通过买入认沽期权为自己的股票上一个保险。您相当于支付了一笔权利金,获得了未来以约定的价格卖出甲公司股票的权利,如果将来股价下跌了,仍可以按照原来约定的价格卖出股票,规避了股价下跌的风险。从这个角度讲,购买期权的确类似于为自己的股票上了一份保险。 

免责声明

该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介绍股票期权基础知识,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当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该等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对于投资者依据该内容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